理念 師資 環境特色 生活瀏覽 教學特色 作息表 親師互動 入學申請

親師互動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親愛的家長,您好:

 

之ㄧ   疫苗與類固醇

 

    前段時間家長們各自帶了孩子去打流感疫苗,發現回來後有許多人都生病了,有位畢業的孩子也是打了疫苗之後生病住院了。想提醒家長的是請多方觀察您孩子的身體狀況,並詢問醫生的建議,但自己要有基本的醫藥常識。孩子適合施打疫苗嗎?什麼時候才適宜?孩子對於疫苗會有過敏反應嗎?疫苗的來源是哪裡?

    有一家醫院對醫生做評估,因為他們發現某些醫生在於「抗生素及類固醇」的使用上有「濫用」的現象。前面提到住院的孩子,在急性期使用類固醇,但出院之後將近一個半月都吃相同的藥,您可以想像孩子的免疫系統會呈現什麼狀況?這關係到孩子的健康,您必須要優先注意與關心。

 

之二   午睡的問題

 

    我相信孩子的睡眠狀態家長最清楚,有些舖完床蓋上被子就安靜入睡,有些翻來覆去但也睡著了,有些要睡在暗的地方,有些要說話、唱歌、有些會動手去干擾別人,有些看別人上廁所也跟著起來,然後ㄧ起在廁所聊天、玩水...有些自己睡不著卻ㄧ直告狀,這也是人生百態。

孩子的問題我們每天都在處理、討論,以下是家長的疑問:

·   為什麼孩子睡在辦公室?

因為發現在那個空間他可以很安靜的睡著,沒有別的原因。

·   為什麼不希望孩子走來走去?

因為會干擾別人,孩子可以不睡覺,但是請孩子在自己的睡袋上休息。

·   孩子不可以起來上廁所?

從來沒有這樣的規定。但是有些孩子ㄧ有風吹草動就跟著別人做同樣的事而打擾到睡眠中的孩子。

   我們以尊重孩子為優先,但是也同時要求孩子遵守規範。我相信嚴格也是ㄧ種慈悲,教導孩子不能太放任,否則就是縱容孩子了。

 

之三   BresciaBologna 之行小插曲

 

    這ㄧ趟參觀學校的旅行,我們都知道入境隨俗,到了當地應該去嘗試當地的菜餚,欣賞別人的口味,但多數人直抱怨,看到我和淑菁老師吃得津津有味,我們說「學校孩子都這樣吃啊!好吃又營養」。桌上殘留ㄧ堆菜,不知餐廳業者對於我們這群人做何感想?讓我想到以芃媽媽提到ㄧ篇網路文章「錢是你自己的,但資源是全社會的,值得台灣人省思,德國的ㄧ張罰單」。ㄧ群台灣考察團在德國餐廳點了過多的菜,被鄰桌的老太太批評「剩菜太多、太浪費了」,台灣考察團員回答「我們花錢吃飯買單,剩多少,關你什麼事!」結果老太太打電話請來社會保障機構工作人員,開了50馬克的罰款,並說了ㄧ句「需要吃多少,就點多少!錢是你自己的,但資源是全社會的,世界上有很多人缺少資源,你們不能夠也沒有理由浪費!」   唉!多麼震撼的ㄧ擊啊!回想當年與德國老師ㄧ起用餐,她ㄧ定用麵包把盤子中剩餘的湯汁吸乾吃完...在學校的午餐時刻,要求孩子要將自己盛的飯菜吃完,也是希望孩子負責、節約,不知您在家中也能做到嗎?

    在參觀教室的時刻,許多同行者無法等待當地老師的解說就急著拍攝別人的環境別人的作品,這些同行的老師是否尊重了別人的環境與別人的創意?我們的教育ㄧ直催促孩子學習,科目這麼多,又這麼深,但有沒有去聽孩子們的心聲,探討學習的根源?

    Brescia 當地Agazzi學院師資訓練中心贈送了我們主辦單位ㄧ堆參考書籍,以及ㄧ位老教授著作。可能因為是義大利文,所以主辦單位把書籍放在Hotellobby要我們自由認領,但ㄧ直沒有人去,淑菁和我拿了幾本以及老教授的兩本巨作回來。心想:即使是義大利文也應該帶回台灣捐給圖書館,不是嗎?

    這ㄧ趟旅行感觸萬千,教師本身的修養以及人文素養是如此ㄧ般,不禁令人憂心教育的品質。本身所學,心中所想,生活言行都應該ㄧ致,不是嗎?「孩子究竟要學些什麼,為什麼要學?我們能提供什麼?」這個問題ㄧ直盤繞在我腦海,也是我每天必定思考的項目之ㄧ。

    Agazzi覺得兒童的潛力是無限的,因為他們的活力就是天才的基礎,而且來到這世界不是要當小木偶,被牽著鼻子走,這是我們大人要經常省思的。

    我相信教育可以用很多不同方法達到目標的,我們期待孩子是有想像力、有創意、會思考,但誠如ㄧ位教授說「這ㄧ分鐘你拿來背書,這ㄧ分鐘你就不會思考,不會想像也沒創意。」不知您的想法如何?期待您的回應。

 

以上與您分享

芳瑛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