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 師資 環境特色 生活瀏覽 教學特色 作息表 親師互動 入學申請

親師互動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親愛的家長,您好:

 

之ㄧ   Nana Mouskouri

 

    四年前的一晚和女兒聆聽Nana Mouskouri的演唱,而在今年有幸能再聽到她的告別巡迴演唱,心中感到無比的興奮、喜悅。這一回她唱了本土閩南語的「白牡丹」和中文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當然中間夾雜了希臘風。

    在會中Nana提到她的過去,訴說從小媽媽就發現她的特質,於是教導她如何唱歌,長大後進入古典聲樂的學習,又因為爸爸擁有一家戲院,常有機會欣賞影片,所以常常將自己融入電影情節中,也因此她也唱一些爵士樂及電影歌曲。目前是聯合國的兒童親善大使,也是人權鬥士的她,如今已經高齡71歲,依然無比的活潑可愛,她說希臘人喜愛用唱的方式來表達心中的歡喜或憂愁,這的確是一種很好的情緒管理。

    當我拿了望遠鏡仔細欣賞她的姿容時,我看到的不是她而是學校的ㄧ位小女生,心想:啊!怎麼會?……是的,學校有這麼一位孩子有這方面的天份,聲音像夜鷹,嘹亮清澈,我深信將來好好栽培ㄧ定不同凡響。而當她唱「月亮代表我的心」時,我的眼眶溼了,想到了多年多年以前這是媽媽的催眠曲,媽媽常常哼的旋律。我也想到了可婕小朋友,曾在去年畢業典禮中以這首歌獻給畢業生,而在今年她通過了世紀交響樂團的考試,很順利的進入樂團,感到與有榮焉。

 

之二   安全

 

事件ㄧ:妹妹的第二個小孩今年進入小學一年級,下課在走廊和其他三位男生用外套揮舞玩耍,結果被老師請去見校長。事情發生在美國(我相信每ㄧ個學校的處理方式有可能不同),如果在台灣,老師的處理方式會是如何?家長的反應又是如何?

事件二:今年的ㄧ位畢業生剛入小學ㄧ年級,在教室被同學踢到嘴巴,結果掉了兩顆牙齒。孩子要如何保護自己?誰的責任?意外?規範?家教?

事件三:9月底在西華飯店參加了親友的婚禮,在用餐中不時有孩子的追逐聲,心想:這些孩子的父母究竟在哪裡?難道不怕意外事故嗎?雖然餐廳的人員不時告誡這群孩子,但是枉然...意外發生了,孩子撞了酒杯,受傷的是餐廳人員。

    在現今社會中充斥著「自我中心」的價值觀,忽略旁人的感受,「我就是要...」往往變成脫口而出的利刃,也因此使許多安全問題產生疑慮。安全問題是要靠你我來把關,也許您的孩子充滿挫折的回去訴說老師的處理方式,但請相信為了「愛您的孩子」,規範是必要的,如同每一家有各自的家教ㄧ樣,學校未必充滿挫折,但必須是ㄧ個教育的場所,意外是一瞬間發生的,平日的教育實在重要。

 

之三   怎樣讓孩子自己吃飯?

 

    ㄧ歲的孩子就已經喜歡自己吃東西了,那種成就感與從中獲得的樂趣實在是很感人的,試想從必須依賴他人維持生命,到能夠自己把肚子餵飽,那份自信實在是千金難買!但是如果家長沒有把握機會,不論是為了怕孩子自己吃會吃不多,或是怕孩子弄髒,而ㄧ直是大人餵他吃,那麼良機不再,家長所要做的工作將更難。如果三歲的孩子孩不能或不願自己進食,那麼家長應該:(1)堅持孩子自己吃,或已漸進的方式(先是ㄧ天自己吃餐,或ㄧ餐自己吃ㄧ半),或以講道理的方式(爸媽的手是要餵爸媽自己),都要堅持到底;(2)要容忍孩子弄髒、弄亂的情況,不要責罵孩子,應以和孩子ㄧ起收拾的方式解決髒亂。我們學校對待孩子進食(點心與午餐)的作法是:(a)孩子自己適量取用;(b)每一樣都要吃,不愛吃的就試吃;(C)老師會幫忙整理碗裡的飯菜,但對於無法立刻適應自己進食的新進幼兒,老師會適時協助餵他,然後鼓勵他自己吃;(d)餐後,要求孩子自己收拾餐具(碗、盤、湯匙、筷子都各有置放籃)、桌椅(用手把掉在桌、椅及地上的飯菜撿到紙巾上包好丟到垃圾桶);(e)洗手、刷牙,結束進餐的工作。

 

之四   處罰小孩?

 

    在幼兒教育裡面,我們不談處罰,因為無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我們運用挑起孩子的自我控制意識的方法,來解決孩子不當行為的問題。譬如孩子大聲喧譁,我們會告訴孩子干擾到他人工作,並告訴他我們相信他能控制自己的音量,使教室變成ㄧ個適合工作的安靜環境,我們也常常讓孩子體會、討論安靜時刻所帶給他的感覺。當然,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的注意力、持續力,以及體諒他人的能力還不夠,所以常常自制了幾分鐘後,就會又忘了,這是老師和家長必須瞭解、體諒孩子的地方。又譬如吵架,我們會請他們自己去找「和平老公公」(ㄧ塊像老公公的木頭,拿著它的人就可以說話,說完就換人)解決,培養他們和平解決紛爭的能力,通常這樣就沒事了,很少需要老師介入的時候。但是如果打了起來,我們會先將孩子分開,看看有沒有人受傷,處理完後,我們會嚴肅地和孩子討論打架行為的因果。但如果在短時間內發生很多次無法自製的情況時,我們會請孩子暫時離開大家工作的地方,到點心角休息,直到他覺得能夠控制自己的時候為止,通常只要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因為畢竟被迫和群體隔離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我們很少發生必須請孩子長時間離開工作環境的情形。此外,老師們都會定期針對各個孩子的行為原因進行探討,並和家長進一步溝通,我們發現只要家長和老師們共同努力,孩子的進步都是可預期的,雖不可能神速,但都可見。

    當然,我們知道家長們一定還有其他的教養孩子上的疑問或見解,我們歡迎家長用聯絡簿或和老師安排約談時間,來和校方溝通、聯繫,我們會盡我們所知、所信的教育理念及方法來協助各位,因為我們相信唯有親師共同努力,理念及方法ㄧ致,才能讓您的孩子,發揮潛能、快樂成長。

 

以上與您分享

芳瑛老師